十大菠菜台子歡迎您,今天是:
當前位置: 首頁 >> 校友與合作 >> 社會服務 >> 正文

社會服務

未雨綢缪 拎穩大城市“菜籃子”

2022-12-29 國際商報 點擊:[]

回顧2022年,國内多地散發的新冠疫情考驗着生鮮農産品的供應鍊能力。在一場場無聲的“市場保供戰”中,各地各部門共同協力,加大蔬菜、糧油、雞蛋、肉類等生活必需品貨源組織力度,暢通“最後一公裡”配送通道,最終以百姓“菜籃子”“米袋子”量足價穩勝利告終。

受訪專家提醒,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農産品供應鍊的安全韌性、系統化反應仍面臨挑戰,應有更多未雨綢缪的思考。業界認為,要盡快研究發布中國大城市生鮮農産品供應鍊安全指數,建立更加安全、穩健、有序、高效的農産品供應鍊風險管理體系。

安全韌性是根本

與農村地區相比,城市更加依賴外埠農産品來滿足日常食品需求,特别是疫情發生期間,生鮮農産品供應鍊面對外部沖擊更加敏感、脆弱,更容易中斷。

以北京為例,作為超大城市,北京市人口衆多,生鮮農産品需求量巨大,2020年生鮮農産品消費量達874萬噸,日消費量為2.4萬噸。為保障龐大人口日常供給的豐富和穩定,北京逐步形成以消費市場為核心、輻射全國的農産品供應鍊。市場化的供應鍊體系提高了效率,同時其也發展成為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

“北京農産品供應體系的穩定性将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挑戰,既有大京郊農業生産能力弱造成的‘米袋子’‘菜籃子’自給率偏低的風險,也有境内外向北京輸送農産品不暢造成的供應鍊波動性加大的風險,還有居民對高品質食品與生活環境的要求持續上升帶來的農業多功能性發展不足的風險。”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鐘真直言,北京要強化首都農業穩産保供能力,構建首都農産品大流通體系。

“無論是城市日常穩定運行,還是面對突發情況,安全、穩健、有序、高效的農産品供應鍊保障體系建設,都是需要高度重視并着力推進的重大民生工程,對于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城市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近日,由十大菠菜台子教授張喜才擔任首席專家的北京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北京生鮮農産品供應鍊安全風險評價及應對策略研究》,從建立預警機制、供求調整、基礎設施提升、信息化建設、區域協同、應急保障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議。

張喜才表示,為确保北京等超大城市農産品保障體系高效運行,需改變傳統單點思維,在供應鍊管理上下功夫,統籌發展與安全,強化安全風險評價、風險預警,找準關鍵環節和着力點,打造安全韌性的現代化農産品供應鍊。

協同合作成關鍵

保障農産品供應鍊安全不能“單兵作戰”,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協同合作。

“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保障農産品供應鍊實際上就是在保物流。”張喜才建議,要建立一個科學的分級響應機制,一旦出現疫情等突發性公共事件,立即啟動響應機制,觸發相應措施。應急狀态觸發後,中轉倉、應急保供“白名單”上的企業都要立刻行動起來,“尤其要指出的是,從上遊供應端到中轉倉直至末端配送,每個流通環節都要有相應的‘白名單’企業,這樣整個鍊條才能完全打通。”

張喜才認為,在城市全域流通全面受阻的極端情況下,通過各類終端直接配送标準件,可以極大緩解供應鍊網絡缺失、産銷對接不暢的難題。“事實上,目前大城市周邊縣市送到餐廳的鮮活農産品,大多都在産地進行了淨菜處理,有較為完善的系統和流程。在應急情況下,可以将這些系統也利用起來,處理家庭包裝用的食材。”張喜才說,此外,還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改進城市冷鍊配送管理系統,構建農産品物流可追溯管理機制,建立生鮮農産品供應鍊信息平台。

與此同時,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既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涵蓋線下商超和線上平台。供應鍊柔性策略、信息共享策略和庫存控制策略能夠有效應對供應鍊中斷,提升供應鍊彈性,企業應根據需求中斷風險的程度調整最優訂貨量和銷售價格。(■ 本報記者 白舒婕)

原文來源:https://epa.comnews.cn/padphone/content/202212/29/content_3900.html

Baidu
sogou